潮新闻 执笔 陈薇 鲁杰 施展华
(相关资料图)
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,蔡叔(化名)过得很惬意,他在社交平台上连晒6个短视频,记录了他带着老友从香港开车到东莞,一路逛吃的周末生活。早餐是牛肉蛋多士配咖啡,午餐吃牛杂,晚餐烤乳猪,夜宵炭烤脆肉鲩鱼头……镜头里的快乐感染了评论区里的每个人。
蔡叔是首批享受到“港车北上”政策的幸运儿,根据香港运输署提供的数据,首批许可证共发放1600张,参与登记的就有1.6万人。自7月1日起,这些香港机动车通过查验后,可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往来广东和香港。
从港岛驶来的,不止是汽车。
自1月1日起实施的“澳车北上”政策,再到现在的“港车北上”成为现实,内地与港澳互联互通的新模式正在形成,一个世界级的湾区和城市群正跃然而出,同时也凸显了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必然趋势。
首批驾车通关香港市民和我们分享了这些细节
今年是香港回归26周年,7月1日的这个大礼包不同凡响。
“港车北上”改变了什么?在这政策之前,香港居民想要开车进入内地需申请粤港两地车牌,申请门槛较高,花费较大。政策实施后,香港居民只要年满18周岁、持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,就可为本人登记持有的一辆香港机动车申请临时入境机动车牌证,车辆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可多次入出广东。预计约45万名香港机动车车主将享受到此政策红利。
受访者 供图
“我和朋友是自驾去内地旅游,当天9:30驶上港珠澳大桥,大约10点到达珠海口岸,整个过程体验下来就是‘爽’!”作为“港车北上”政策落地实施首日,第一批驾车通关的香港市民,贾女士与潮新闻记者分享了她的心情。
通过贾女士提供的视频可以看到,车辆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上,全程十分通畅,桥上的显示屏上还打着“港车北上,畅享湾区”的标语。贾女士拍下了这一幕,还给美图上了红红的爱心,欣喜之情,可见一斑。
受访者 供图
“港车北上”如何办理?香港市民悠比(化名)边接受潮新闻记者的采访,边实施播报办理过程。“今年2月底,我就预约到深圳车管所办理内地机动车驾驶证,为申请‘港车北上’做好准备”,她通过微信向潮新闻记者展示了“港车北上”整个手续过程:首先准备相关材料,向香港运输署提交申请后,登录“港车北上”信息系统申请注册,然后在香港验车、买保险,最后办理内地海关、边检部门备案。
悠比是第二批申请到“港车北上”名额的,“运气真的是非常好,我们计划7月15日左右回内地。”悠比说,验车后,再办理好内地的保险,就可以出发了。
“港车北上”能省多少钱?还是以悠比的经历为例——平时,她和丈夫还有3个孩子一起生活在香港,但到节假日,他们便返回中山市探亲和旅游,“以前,回内地都是坐中港巴士,带着3位小朋友,回去很麻烦。‘港车北上’开通,一脚油门就到了。”
悠比算了一笔经济账,以计算回中山家里的单程费用为例,在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出发到珠海口岸,直通巴士成人票为65元,小孩33元。然后乘坐出租车到珠海城轨站要60元,再从珠海城轨站乘车到中山是105元,最后从中山站乘坐出租车回家是80元,一家2个大人和3个小孩共计花费474元人民币。如果乘坐香港中山直通巴士或者轮船,5口人单程的费用在600-1000元人民币。
“港车北上”实施后,他们一家人直接开车回中山,只需要花费单程150元的过桥费,因为开的是纯电汽车,所以能源费很少,时间上也节省了一大半。
由于香港与内地的驾驶位与驾驶习惯不同,开车到内地会不习惯吗?悠比说:“一开始肯定是不习惯的,香港的车是右舵,而内地是左舵,道路行驶的方向也相反。为了尽快适应,我们提前在内地租车适应了一段时间。”
受访者 供图
政策的一小步,大湾区融合一大步
在香港市民实现一脚油门踩到底的背后,是香港联系内地的交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。
最近10余年,数个连接香港与内地的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开通。2007年7月,连接香港深圳的深圳湾大桥开通;2018年9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;同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。香港联系内地的大型交通设施基本成型。
香港市民来往广东,此前主要通过连接两地的地铁和公共汽车接驳,列车、高铁、飞机和轮船等直达交通工具。既然已经有了这么多的选择,为什么还要实行“港车北上”政策?
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7月1日表示,“港车北上”是大湾区融合重要举措,自推出以来受到广大市民欢迎,截至6月下旬运输署收到超过4000份申请,很多获批北上的市民“未出发先兴奋”,希望大家充分利用“港车北上”机遇,感受大湾区发展。
近年来,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正是在推动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互联互通。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、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告诉潮新闻记者,“港车北上”、“澳车北上”带来交通工具的跨境自由流动,背后涉及到大量具体问题的解决落实,其实是一种政策创新,“这是通过实现汽车自由通行,在人员交往的基础上,更进一步开放措施,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体现。”
毛艳华提到,“港车北上”为香港市民前往广东进行短期探亲、商务和旅游提供了新途径。他们不需要再全部依赖公共交通工具,旅行和工作也不再受各种出行时间的局限,可以随时“说走就走”,满足了更多元化的需求。
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、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鹏告诉潮新闻记者,他的身边已经有不少港澳的朋友驾车“北上”尝鲜了,还有一些也正在考虑暑期自驾到广东。
王鹏认为,“港车北上”和“澳车北上”有一些相通之处,不过总体来说澳门的汽车保有量较少,而“港车北上”的需求量明显多于澳门。“港车北上”的需求比较旺盛,主要有广东以及内地,特别是在深圳、东莞、惠州等珠三角地区有很多港资企业的老板。长期以来,他们需要频繁往返于香港和内地。“港车北上”政策的实施给这些原来就已经有两地牌照的,特别是从事商务交流活动的香港企业家,带来了更大便利。其次,很多香港市民也非常希望通过驾驶汽车进入到广东,到此进行消费、投资、旅游等,“每次在广州路上看到很多香港牌照的车,这代表着我们的经济活跃程度越来越高,与港澳的融合越来越密切,期待未来两地发展越来越好。”
虽然“港车北上”目前每日配额只有几百个,但港珠澳大桥边检站边检处处长房智博表示,根据“澳车北上”的经验以及“港车北上”的配额量,预计在“港车北上”落地一个月之后,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的出入境车辆将突破一万辆次;到今年年底,将突破1.4万辆次。
驶入的港车带来哪些利好?
“港车北上”带来的效应,不仅仅是驶来汽车这么简单。
从空间来看,香港陆地总面积1110余平方公里,广东省陆地总面积17.98万平方公里,“港车北上”之后,香港私家车活动范围(面积)由此扩大近160倍,这也为香港居民创造出新的更大空间。
“依托‘港车北上’,香港居民可以自驾往来内地,这对于香港融入大湾区日常生活、生产、学习和消费范围具有实质性的作用。”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军民表示。
反过来看,“港车北上”政策对广东人以及内地同样带来很多积极作用。“如今香港大量企业家、年轻人通关直接进入内地,加强了两地的交流交往,包括让香港的青年人、学生能够更直观、密切地观察以及接触内地,特别是了解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。”王鹏说,同时也可以带动更多的港澳人士到内地旅游观光,扩大消费。
值得一提的是,内地的修车、汽油行业也被视作是两地车辆北上的利好行业。从“养车三部曲”油费、停车、保养费来看,香港的油价是内地的3倍;由于香港空间有限、人口稠密,香港的停车费平均要30元一个小时,而到了商业中心更是要60元一个小时,普通住宅的小区停车费更是达到了2000元一个月,远高于内地。对于车子的保养,香港居民大多到私人开的修车店去保养,价格也同样远高于内地。
所以,无论是“港车北上”,还是“澳车北上”,随着通行车辆的增多,这也意味着造价上千亿元的港珠澳大桥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毛艳华告诉潮新闻记者,港珠澳大桥将珠海和澳门紧密联系在一起,如今“港车北上”之后,将会随着香港居民自驾途经港珠澳大桥前往珠江西岸,吸引更多企业、资金等要素到西岸城市,起到经济带动作用,从而促进大湾区的区域协调发展。
那么,继港澳车辆北上之后,不少内地市民期待“粤车南下”,何时能实现“双向奔赴”?
周军民认为,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三个关税区,既是大湾区建设的优势,也是它的挑战所在。如能实现广东车辆南下香港,则粤车可经港珠澳大桥前往珠海和珠江口西岸,尤其大幅便利深圳前往珠海、澳门和江门乃至粤西地区,弥补港珠澳大桥“双Y”改“单Y”未能连接深圳的遗憾。“因此,未来关键的是科学合理地进行‘粤车南下’机制设计,从而全面加深湾区城市之间人员交流、经济融合和融合发展,建成国际一流湾区。”
林世雄近日表示,会与内地相关部门研究在申请程序上如何更方便市民,以及正在探讨推进“粤车南下”的相关方案。
不过,在王鹏看来,“粤车南下”实现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,一方面是内地车主对港澳交通硬件设施、交通规则不熟悉,不敢去冒险;另一方面,香港面积相对较小,一般也不会允许大量内地车“南下”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